作者:簡鈺珊

很多人對於記性不好通常都以「老了~本來就會這樣」做解釋

殊不知這樣的解釋會造成延誤就醫、錯過黃金預防期
其實從正常老化到失智症中間的歷程
就像是一道環環相扣的光譜
認知缺損不是一瞬間的事
而是早就有蛛絲馬跡提醒我們該注意了!

若把失智症與正常老化視為光譜的兩端
中間又是什麼樣的連環呈現呢?

失智症之前會經歷輕度認知障礙(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, MCI)階段
此階段是輕微但可察覺、可量測到認知能力已退化
通常要透過多重測驗方能確定該狀態,包括:
(1)病史評估
(2)IADL
(3)親友訪談
(4)心智量表評估
(5)神經學檢查
(6)情緒評估
(7)實驗室數據

通常輕度認知障礙階段在「記憶與思考能力退化」為核心表現
在社區中常見的輕度認知障礙表現包括
(1)出門迷路
(2)同樣問題一問再問
(3)重複購物

但有趣的是多數家屬在面對上述表現
仍然以「老了~本來就會這樣」解釋
使得社區中發現的「輕度」認知障礙一點也不輕度
檢測結果再少個一兩分就會落入失智症診斷

如果光譜更往前一點可以看到什麼呢?
主觀認知障礙(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, SCI)又介於輕度認知障礙與正常老化之間
SCI是自2016年起失智症研究領域開始熱門發燒的新詞
指的是感覺自己記憶或認知衰退
只要自己有感覺即可!
為什麼醫學上要開始重視「自己的感覺」呢?

因為透過現有失智症量表、測驗與檢查
常常會出現天花板效應
怎麼測分數都滿分、檢查怎麼做都正常
就像是大學畢業生去寫國小一年級考卷
再測也測不出水準
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狀況跟以前相比是否退步
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哪些記憶功能不如以往

有些老師發現自己上課有些詞說不太出來
有些老闆發現自己最熟悉的結帳速度變得緩慢
有些媽媽發現自己從採買到煮飯開始變得困難

研究發現
主觀認知障礙與輕度認知障礙有高度相關
輕度認知障礙又與失智症高度相關
從正常老化-->主觀認知障礙-->輕度認知障礙-->失智症
這是一道漸變的光譜
讓我們一起及早發現 及早採取適當措施

失智光譜  

「預防」可以怎麼預防?
Cognicise大腦健身房將持續推出失智症預防撇步
邀請尚未邁入失智症的您-早期預防,保憶大作戰

arrow
arrow

    芮宜健康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